Cambridge


報告下載

題目設定


  在討論題目的過程中,我們前往圖書館查找有關於再別康橋與徐志摩的資料,許多人皆已討論徐志摩的愛情史為主體。但我們在賞析徐志摩的作品後,發現徐志摩的詩文時常具有相當豐富的畫面感,因此,我們希望可以藉由實體展現模擬本詩的意境畫面


遊戲連結(要下載)

表現媒介


  起初,我們原本考慮要以話劇模式表演徐志摩在經過康河離開時的情景,然而,我們經過討論後,想到可以利用遊戲中的人物來模擬本詩情境,於是,我們便開始著手製作地圖。為了擴充表演時間並增加表演創意性,我們將本文翻譯成英文,配合中文一同朗讀。


找出關鍵字

準備過程


1. 關鍵字
  首先,我們先找出本詩出現的主要場景與物件
  關於天氣的有:西天的雲彩、星輝斑斕
  地點有:(康)河畔、潭
  景物有:金柳、青荇、榆蔭、長篙(船)、夏蟲

2. 構建地圖
  第一代:最初,我們先蓋了一條河與一座背景用的巨岩作為地圖的基本架構。
  第二代:我們建構了現代式城鎮作為故事的起點。在河流的轉折處,我們建置一個大拱橋區分城鎮與自然風光,並把河流再加長。
  第三代:我們利用程式語言撰寫了由夕陽到星夜的腳本(script),並加上中世紀風格的村莊、柳樹、青荇做為過場。另外,我們設計了酷似徐志摩的人物角色作為主角。




報告展示

問題探討與結論


1. 問題
  首先,本次表演未考慮到投影機呈現遊戲畫面的效果不如螢幕優秀(鄉下孩子留下不爭氣的眼淚😂),因此台下的觀眾有時無法理解畫面的重要細節與段落安排。另外,本次主要的口述以朗誦為主,以後如果有類似的報告發表可以增加旁白介紹,不但觀眾更能理解橋段,還可以帶動台上下氣氛

2. 結論
  在這次的分組報告發表中,我們學習到了蒐集資料以及尋找專題的方式。建構地圖與翻譯課文中,也令我們對本詩的意境更加熟悉,也藉由不一樣的方式重新認識一首詩。同時,我們也更熟悉如何建造出更具有張力的遊戲場景。未來,我們也可以嘗試利用製作遊戲的方式進行更多不一樣的發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