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1. 煮蛙效應
由來:將一隻青蛙放進沸水中,它會跳出來,但如果將它放進冷水中慢慢加熱,將會察覺不到危險而被煮死
意義:人們不能或不願注意逐漸產生的威脅或對此作出反應。
2. 鱷魚法則
由來: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用手掙脫,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得越多。所以你唯一的機會就是犧牲一隻腳。
意義:當犯錯時,立即了結,不可再找藉囗、期待、禱告或採取其他動作,趕緊離場,不可做無謂的措施,
3. 蝴蝶效應
由來: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意義: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且巨大的連鎖反應
4. 刺蝟效應
由來:一群刺蝟想靠近取暖,但是當兩隻刺蝟碰在一起時,又會被彼此的刺所刺傷
意義:雙方都想保持親近,但要避免刺傷彼此,保持適度距離才能維持關係
5. 百猴效應
由來:無人島上住著近一百隻的日本猿猴,有一隻猿猴把番薯拿到河水清洗過才食用,沒多久時間島上猿猴居然都擁有了這樣的習慣,甚至連距離數公里外的猿猴也開始了透過河水清洗番薯才食用。
意義:當集體意志超過一定的數額,將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像蝴蝶效應一樣,只要這影響力開始發生,就只會越來越巨大,甚至改變了整個世界。
6. 毛毛蟲效應
由來: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松葉。毛毛蟲卻繞着花盆邊緣轉圈,最終因飢餓死去。
意義:跟着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盲目跟從習慣和思維慣性而做出反應導致失敗結果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7. 羊群效應
由來: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把棍子撤走,後面的羊仍然像前面的羊向上跳一下
意義: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
8. 鯰魚效應
由來:挪威當地長期以來只有一艘漁船能將活的沙丁魚帶上岸。船長離世之後,漁民在他的盛器中發現一條鯰魚,沙丁魚為閃避它而不停游動以求保命,終得以存活。
意義:引入強者能激發弱者變強
9. 馬蠅效應
由來: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也會飛快奔跑
意義:若能找到合適的激勵因素,就能讓能力突出的員工賣力工作。
10. 眼鏡蛇效應
由來:英國政府頒布法令說每打死一條眼鏡蛇都可以領取賞金,印度人為了賞金反而開始養殖眼鏡蛇。英國政府意識到這種情況取消賞金後,養殖蛇的人把蛇都放了,結果眼鏡蛇族群數量不減反增。
意義: 政治和經濟政策下錯誤的刺激機制會帶來更嚴重的問題。